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是除夕。

一凡这段时间太累了,天气又有一点冷,躺着真不想起来,早上起床也就晚了一点,还是自己女儿依晨把他叫醒的。

不知不觉依晨已经五岁了,她脱掉鞋子爬上床,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是个小懒虫。"然后把被子一掀,叫一凡快起床,刚好被踏进房间的陈艳青看到,笑得她前俯后仰,说依晨是个小大人。

一凡觉得依晨真的长大了,抱住她去亲她,依晨说"爸爸胡子扎疼我了,坏爸爸"。

吃过早餐之后,一凡没什么事,叫上陈艳青去山茶油公司建设工地看看,陈艳青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办公楼主体已竣工了,两栋钢架厂房也建好了,过完年就开始装修。

说是这样说,但她还是抱着依晨跟着一凡上了车。

这一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上走的很多是村里在外打工回来的帅哥靓女,穿着时尚,有的用生硬的白话在交谈,吸引着路过的一群大叔大婶。

山茶油公司整个建筑工地都用蓝色的铁皮围着,进出口是两扇厚重的铁门,远远望去,四层的办公楼矗立在山脚下,后面是两栋遥遥相对的钢架厂房,看上去格外的引人注目,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外墙脚手架被绿色的防护网裹着,透过防护网能看到白白的墙壁,办公楼已经按设计图要求隔成了一间间功能性用房。

一凡看到这些心里一阵阵高兴,也知道陈艳青为了这些付出了很多,禁不住伸手搂住陈艳青的肩,说道:"艳青,辛苦你了!"

陈艳青牵着小依晨靠在了一凡的肩上,感到了一阵温馨和安全感。

离开建筑工地,一凡驾着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爬上了岭顶,沿途看到的是一条条木梓带,宛若一级级的阶梯,由山底堆叠上山顶,蔚然壮观,又象是一丘丘红色的土箍,将整座山牢牢地箍住,那些还能产籽的木梓树稀疏地点缀在黄色的土带上,一凡仿佛看到了一株株挂满硕果的木梓树,翠绿欲滴,一派生机。

原路返回,盘山公路也不是很陡,就像是在山上镶着一条灰色的飘带,将木梓带一分之三,一分之四,这就是一条希望之路,一条丰收之路。

车子下了山,一凡带着妻儿去了农旅公司,这里昨天开始才放假,留了一些值班的群众,初四开始就正式上班,迎接春节的又一波旅游旺季。

来到那栋四层的徽派别墅,整栋房子白墙灰瓦,女儿墙上的翘角彰显了它的气势和威严,动感十足,别墅的围墙均匀地用古色古香小窗点缀,整栋别墅如一座深闺大院,庄严而肃穆。

里面的装修更显古朴,仿古格窗,家具都是卯隼结构、书桌书橱虽然都是杉木,但表面油漆的装饰更显厚重感,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每个单元装修格调基本相同,回形走廊的栏杆虽然简朴,但牢固有形,中间的天井别有洞天,可采光可通风,让人仿佛穿越进了遥远的古代。

回到家,村支书林叔也正好来了,一凡觉得整个村最得益的就是他,换届选举,在一凡的影响下,他成功上位,被镇里任命为村支书,整个村不用做什么工作,村里维稳根本就不用考虑,要做的一点事就是及时传达镇里的指示精神。

这次林叔来家里是谈张氏宗祠重建和修族谱的事,修建宗祠每个男丁的份子钱是一千元,修族谱不分男女,每人两百块钱,林叔建议一凡多捐点钱,一万两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一凡纠结的不是多少钱,而是多少人的问题,按照养母原来跟林叔说到的,一凡在外有几个儿子女儿,都要重入族谱,一凡考虑陈艳青在场,又不好明说。

份子钱是要出的,捐款也是要捐的,这些都是基本,也不可能拖了本族人的后腿。

一凡说道:"林叔,这些事年后我们单独聊,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可以跟理事会的人说我至少会捐两万元,前提是如果族里有当官的,我捐的总额不能高于他们。"

林叔说:"据查考,目前从我们祠堂出去的最大的官也只是正科级,人数也只有两个,副科也只有三个,这方面也的确要考虑成熟。"

"我知道,我也不为难他们,要不就让他们先捐,我呢看菜吃饭。"一凡说道。"一凡贤侄,晚上在我家召开理事会会议,你也是理事会成员,你也要参加,到时我们再详谈吧。"林叔说后也就离开了一凡的家。

重建宗祠和重修族谱,在整个乡镇,乃至整个县都已成风,大多姓的宗祠都在原地重建,有个别几个姓另择地方建设,一姓比一姓建得好,建得豪华,一凡姓上的宗祠在镇规划区内,想扩大建筑规模都不可能,也只好把原来破烂不堪的宗祠推倒重建。

趁陈艳青在做晚饭的时候,一凡向养母打听她曾在林叔面前说过的话,而且问她这些事艳青知不知道。

养母说,他在林叔面前说过一凡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至于陈艳青知不知道,她说她也不知道。

一凡听到养母的话如五雷轰顶,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纸是包不住火的,万一传到陈艳青耳朵里,自己都不知怎么跟她解释。

晚饭后,一凡去了村支书林叔家,一凡是第一个到的,林叔把一凡叫到门外,问一凡他养母说的六男二女的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不妨趁这次修族谱的时候把这些儿女的姓名写进去,也免得别人说一凡的养父家从此绝了后。

一凡听后,心里特别气愤,避开外面生的儿子不说,就是陈艳青肚里怀的如果是男孩,也可以说明一切。

一凡觉得无论是从养父的颜面上来说,还是从自己的面子上来说,这些都必须让那些乱说的人闭嘴。

但想到现在正值计划生育严抓时期,万一说出去,政府那些人会不会强行抓到陈艳青去引产然后再结扎,一凡觉得一切等陈艳青生下小孩再作决定。

"林叔,我妈是乱说的,这一切可能也是她的虚荣心在作怪,年龄老了,难免说点气话。"一凡说道。

"我觉得也是,现在的社会生男生女都一样,别有心理负担。"林叔安慰一凡说道。

晚上的理事会,一凡仍然坚持自己所说的,自己除了份子钱会交之外,一定会捐款做宗祠和修族谱,金额多少看从这个宗祠出去做官的捐款而定,哪怕是少一分钱也行。

理事会成员有九个,加上满叔公这个名誉理事长总共十人,满叔公也同意一凡的说法,认为一凡做事知进退,有尺度,就是再有钱也要因势而行。

理事会会议结束后,一凡跟养母说,以后在外说话不能乱说,不然会惹大祸的。

养母很委屈地说:"儿呀,我不愿别人诬蔑你,谁说咱家无后了,以后就带回给他们看看,我有多少孙子。"

一凡感到一阵惊恐,幸好陈艳青去了卧室的卫生间洗澡,否则又会是一个无眠的夜。

"妈,别生气,早点睡。"一凡说后也进了房间。

睡觉前,一凡把林叔说的话跟陈艳青说了一遍,陈艳青说:"要不先给肚里的孩子取个名,到时在填表的时候先填上。"

一凡反复想过后还是觉得不妥,说道:"到时填表时再说吧!睡觉!"

一夜无话!"一凡贤侄,晚上在我家召开理事会会议,你也是理事会成员,你也要参加,到时我们再详谈吧。"林叔说后也就离开了一凡的家。

重建宗祠和重修族谱,在整个乡镇,乃至整个县都已成风,大多姓的宗祠都在原地重建,有个别几个姓另择地方建设,一姓比一姓建得好,建得豪华,一凡姓上的宗祠在镇规划区内,想扩大建筑规模都不可能,也只好把原来破烂不堪的宗祠推倒重建。

趁陈艳青在做晚饭的时候,一凡向养母打听她曾在林叔面前说过的话,而且问她这些事艳青知不知道。

养母说,他在林叔面前说过一凡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至于陈艳青知不知道,她说她也不知道。

一凡听到养母的话如五雷轰顶,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纸是包不住火的,万一传到陈艳青耳朵里,自己都不知怎么跟她解释。

晚饭后,一凡去了村支书林叔家,一凡是第一个到的,林叔把一凡叫到门外,问一凡他养母说的六男二女的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不妨趁这次修族谱的时候把这些儿女的姓名写进去,也免得别人说一凡的养父家从此绝了后。

一凡听后,心里特别气愤,避开外面生的儿子不说,就是陈艳青肚里怀的如果是男孩,也可以说明一切。

一凡觉得无论是从养父的颜面上来说,还是从自己的面子上来说,这些都必须让那些乱说的人闭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终极火力

终极火力

如水意
这个世界不只是普通人熟知的模样,还有个常人不会接触的地下世界。政府特工在暗中处理麻烦,财阀雇养的杀手在私下解决问题。有杀手,佣兵,军火商,还有特工,有把这个世界串联起来的暗网,也有试图用金钱控制一切的财阀。高毅闯进了地下世界,近战无敌的他打出了自己的领域。但是这个世界有枪。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三步之内才是高毅的拳快。打不过就加入,高毅选择全都要。全都要,成为佣兵圈里的杀手之王,杀
都市 连载 200万字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好想吃薯片
【知青】+【象棋】=短篇小说《???》......江弦穿越到文学最璀璨的1978年,并觉醒“灵感合成系统”。合成灵感,即可获得文学作品。老天爷追着喂饭,他跟着一脚踏入文学圈子,一作成名!从此文坛,有了绕不开的一个存在与永在。游走于尚未辞世的文豪之间,与儿时曾仰望的星辰平起平坐。当人上人,做爹中爹。在虚伪的大雅中,玩了命地俗。爱就是爱,恨就是恨,钱就是钱。他就是时代主流,他的作品就是精神标杆
都市 连载 77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暗石
绑定养老系统,体验票证生活,艰难岁月也能从容幸福。全部原创剧情,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家庭,穿越同样的火红年代。
都市 连载 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