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温体仁领衔内阁辅臣向崇祯上了一道奏折,彻查刑部监。

折子一递上去,崇祯立即准了。

第二天,内阁、内廷、都察院、大理寺联合巡案刑部监,却唯独撇开了刑部的人。

早在昨日崇祯离开之后,就命令东厂的人接手了刑部监,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官员暴毙’的事情。

一场声势浩大的刑狱清肃行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刑部尚书胡应台早就得到阁臣的授意,让他请徐光启出面,前去拜会国师。

可他却迟迟不见行动,倒是请见了几次崇祯,却被拒之宫门外。

一直到主管刑部监的一位侍郎被抓,胡应台这才坐不住了,这一日请动了徐光启,一起来到清华园。

在门房等候的工夫,徐光启看了一眼老友,叹了一声。

然后他开口劝道:“征吉老弟,你那个傲气的性子,也要改一改了。

等会儿见到国师,该认错的要认错。”

胡应台嘴巴张了张,并未开口,只是眸子中却有着不忿之色。

此人的确是个能臣,极好名声,一身傲骨。

万历年间,他任兵科给事中,能在朝堂上当众顶撞时任首辅朱赓,气得朱赓当堂昏厥。

后来总督两广,曾单骑平定地方暴乱,因此威名传遍两粤。

在两广总督任上,极力向朝廷建议,请葡萄牙人铸造红夷大炮。

大明后来铸造的红夷大炮,其实都是他的功劳。

任南刑部尚书的时候,国丈周奎府上的家丁杀人,胡应台无畏强权,依律严办了周府家丁。

担任刑部尚书的第一年,因为查办前刑部尚书的案子,又忤逆了崇祯,险些被罢官。

因此胡应台不怎么受崇祯和周皇后的待见。

然而这几年他办了很多大案要案,在朝野中声望卓著。

(历史上的崇祯朝,刑部尚书一共十七人,或死或戍或除名,另有一人降李自成,唯独只有胡应台得善终,足见其人能力)

胡应台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曾多次向崇祯上疏乞终养。

谁知这次刑部监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胡应台可谓是晚节不保。

他不仅脸上无光,可心里面却是十分不服。

天下哪个监牢不黑?

国师你却偏偏盯上了刑部监。

为啥不带皇帝去一趟厂卫的诏狱?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让胡应台心里有一个大疙瘩。

当年温体仁与周延儒相争,温体仁指使官员,使阴招栽赃周。

后来胡应台查清了案子,帮了周延儒洗刷了罪名,温体仁因此深恨之。

因此胡应台有理由相信,这次云逍突然对刑部下手,是温体仁从中使坏。

为了保住一世清名,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会放下一身傲骨,请徐光启出面来清华园。

胡应台和徐光启等了一会儿,刘理顺前来迎接二人入府。

“刘讲官在清华园,担任何职?”

胡应台与刘理顺以前相熟,这才开口相问。

刘理顺答道:“只是在国师身前做事,并无其他差事。”

胡应台不由得愤愤不平。

他堂堂东宫讲官,却跑来伺候一个道士,没名没分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恋上你看书网【630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